首页 > 人物专访 > 商界菁英

汪强和他的Mould Lao众创空间

  • 来源:
  • 2019-01-17

深圳市五鑫科技有限公司Mould Lao众创空间取意于广东粤语“模具佬”,坚持“创新驱动、智能升级、两化融合、匠心制造、精益管理、绿色发展”战略,在汪强先生(董事长)及联合创始人彭涛女士的率领下,由一个单纯的模具制造企业,转型发展为由Mould Lao众创空间、深圳市寻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匠制造(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人为企业服务有限公司等集成“信息化服务+产学研融合+工业智能制造”的创新型“共享联合制造”模具行业的服务型制造平台。

汪强是个70后,出生于国企职工家庭,于1997年在武汉结束了模具基础知识学习后,来到了深圳南方模具厂,在这家中国南方最早的国有模具企业开始了他作为模具技术者的职业生涯。虽然行囊空空,但他笃信,做个造物者的人生选择是正确的。2000年,南方模具厂改制,他面临着下岗之后的选择,是创业?还是继续提升自己的技术?经过果断的思考,他决定去向日本或欧美企业的模具技术者学习,成为真正优秀的一流模具制造人才。同年七月,进入一家日资企业,并成为模具部门的最高管理者。全面负责这家日本企业模具制造的技术和管理。在这里,一边向日本派出的专家虚心学习模具制造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一边自学日语。他带领着中国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攻克一个一个高精度的模具难题,取得了公司及客户的好评。他也常常会听到日本人骄傲地告诫,“你们要努力为公司工作,在中国,没有企业能够做出这样高难度的模具”,这些话从那时就刻在了心里。2005年,他放弃了这份待遇丰厚的工作,开始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他想在中国建立一个能超越日本技术的企业。

2006年,汪强接手了朋友所创立的五鑫科技有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合伙经营、努力发展。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五鑫科技在他的领导下已经在深圳的精密模具制造领域小有名气。但汪强内心很清楚,他的企业制造的模具质量虽已全面超越他当年任职的日资企业中国工厂的制造水平,但是和日本本土的企业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工人很难有工匠精神,做到精益求精。

汪强想起了当年小岗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是该打破传统,这是不是也适用于工业企业?”他与他的合伙人讨论这一大胆的设想,却得不到支持。直到2012年合伙的朋友彻底退出了公司的投资。汪强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想法了。

在经过一年的准备期后,汪强和他的五鑫科技有限公司终于拉开了第一轮企业改革的序幕——走内部市场化道路。他将企业各部门组建成各个独立的小团队,厂房、设备等生产资料交给员工,费用共同分担,会计、前台等工作人员共有,他主要负责业务,管理上彻底扁平化。公司接到订单后,由各个小团队自行报价。

但是,在最初各团队为了各自利益报价相对偏高,甚至超出了公司接单的价格。为了鼓励大家,汪强欣然接受,导致2013年整体利润同比下降300万元,但随后一年,内部改革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大家的积极性大幅提高了。对待产品质量和技术的追求变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多劳者、技高者多得的收入分配制度成功了,企业也同时获得了转型的成功。

随着内部市场改革五鑫科技在迎来了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汪强并不满足眼前的成绩。他认为仅仅靠五鑫科技是帮助不了多少技术工人的,他有了更大胆的想法——全面开放。

2015年,五鑫迈开了第二次改革的脚步——正式吸引社会上的行业技术工人来到五鑫科技,以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创业创新。一时间很多附近企业的产业技术工人开始进入五鑫科技了。并很快发展成为多家小微企业。

2015年,我们的政府开始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汪强把自己帮助产业工人创业创新的模式也向国家申报了,并且给这个模式取名“MouldLao创客工厂”。同年获得了广东省众创空间的试点单位,2016年也获得了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国家级众创空间的授牌。

由多家公司组成的团队管理起来并不简单,这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为此,汪强自主开发了企业管理全新的ERP软件,每一个小微企业和创客在软件中的交易都被其他小微和创客记录,确保交易的信用。系统作为依据为大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这一做法不仅为加入的小微企业和创客提供了业务拓展和生产加工的平台,更为广大技术工人提供创业孵化服务。

如今汪强和他所开创的Mould Lao众创空间作为唯一一个面向制造业创新创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获得了社会各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汪强表示今后的MouldLao会继续在解决传统企业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创新动力不足、工匠精神缺乏、财富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上做出进一步探索,并引导中小微企业和众多专注并发挥各自的核心优势,产生更大效益。